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民乐县洪水河管理处:强化措施保障农业灌溉用水 多点发力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7 17:30:00    

为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统筹水资源合理利用,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民乐县洪水河管理处立足资源禀赋,统筹推进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管理节水,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节水产业,强化措施,多点发力,增加“源头水”,留下“天上水”,保住“土中水”,用好“灌溉水”,全力以赴保障农田灌溉用水,为粮食安全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人工降雨,留下“天上水”。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积极与县气象部门联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住云层聚集的有利时机,锁定最佳作业时间,安全高效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及时留下“天上水”,为干渴的大地催增“甘霖”。同时做好阴雨天气期间的雨水集流工作,充分利用集雨窖池,做好雨水的集中收集,组织人员充分利引渠首洪工程,做好强降雨天气期间的引洪入渠工作,竭尽全力引好“溢流水”。

水网联通,增加“源头水”。严格执行县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不折不扣遵从县域水资源统一调配,充分利用引大入小、引小入海、引海入益等渠系联网调水工程,将水资源丰沛且有盈余的大海灌区水量调入洪水河灌区,增加“源头水”。县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发挥水资源盈余灌区之优势,补齐水资源匮缺灌区之短板,实现县域水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为保障全县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奠定基础。

常规节水,保住“土中水”。夏灌期间,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开展节水宣传,强化节水责任落实,建立健全节水灌溉保障机制,形成管理处、镇政府、村民委员会、灌水小组四级灌溉节水联动机制。强化田间节水措施,全面推广大改小、麦草覆盖、沟、畦灌等常规节水措施,及时保住“土中水”。现场指导群众科学使用喷、滴、管灌高效节水技术,引导群众薄浇浅灌,确保应灌尽灌,为群众增产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学调度,用好“灌溉水”。面对持续高温天气和河源产水偏少的实际,坚持“四水联动”,实行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统一调度。面对水情,正视旱情,科学研判,精准分析,在降水相对丰沛期适时调减轮次配水量,延长灌水间隔时间,合理调整农作物灌水周期,实行以渠轮作、错峰浇灌、统筹兼顾、科学调度,及时做好对蓄水池的补水,发挥好蓄水池在应对水旱灾害时的调蓄功能,精准用好“灌溉水”,不断提升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水平。

定额管理,节下“田间水”。优化水资源配置方案,强化水预算分配方案执行力度,将用水指标层层分解到各镇、各村、各用水户,做到用水有计划、供水有指标、灌水有定额、节水有措施。严格灌水定额控制,使用水户做到定量到亩、薄浇浅灌,确保应灌尽灌,以切实可行的田间节水措施节下“田间水”,全面提高田间灌水效率。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增强灌区群众对水资源匮缺的忧患意识,为水资源合理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洪水河管理处持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河源来水情况,及时调整优化灌溉方案,全力保障农田灌溉用水,确保农作物适时灌溉,全面推进农业节水增产增效,为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河西粮仓”贡献水利力量。

作者:朱定举

编辑:李浩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笨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