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翼的天使”妈妈:为孩子插上“隐形的翅膀”| 直击见面会
顶端新闻记者 聂辉 北京报道
5月20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记者见面会。先进工作者代表、北京市儿童福利院医务科科长黄会青分享她与福利院孩子的故事,为“折翼的天使”们插上“隐形的翅膀”,让他们的人生多一份光亮、多一种可能。
黄会青在北京市儿童福利院工作,主要是为院内的孤残儿童提供医疗服务。黄会青介绍,目前院内的孩子大部分因为疾病造成不同程度的残疾,也有部分患有罕见病的孩子。院内设有“明天计划”脑瘫康复训练基地、福娃娃特殊教育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孩子们提供养育、医疗、康复、教育、社工等多方面的服务。
黄会青也亲眼见证了咱们国家儿童福利事业的飞速发展。福利院的服务对象从传统的孤儿保障逐渐拓展到事实无人抚养等各类困境儿童,保障标准也在逐渐提高,保障方式从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保障逐渐拓展到医疗康复、特殊教育、社会融入还有心理关爱等方面。2024年,北京市儿童福利院被确立为全国儿童福利机构高质量发展改革试点单位,发挥残疾儿童康复专业优势,积极探索“开门办院”,更多地服务困境儿童。

北京市儿童福利院医务科科长黄会青(徐想 摄)
32年的福利院工作经历,让黄会青深切地体会到,要照顾好这些孩子,需要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更需要有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多年来,她努力学习钻研业务,带领团队认识并诊断罕见病,攻克了“苯丙酮尿症儿童的特食喂养”难关,让多名患病的儿童因为干预早、效果好而健康成长。
为了让患有罕见病的孩子能够及时治疗,黄会青和同事们一路攻坚克难,先后认识并诊断了地中海贫血、白化病等罕见病20多种,让精准医疗照进现实。
有一个叫小武的脑瘫儿童,刚到福利院时还不到两岁,不会坐,也不会说话,只能卧床。黄会青和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护士、特殊教育老师与心理治疗师等组成了团队,对小武从运动、语言、认知、生活自理等多方面进行康复训练。他们对小武定制了足踝矫形器,让他的下肢更为稳定,然后陪着他一遍一遍地练习行走。
在小武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现在,小武已经长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大男孩,可以推着助行器行走,可以自己吃饭、穿衣,生活基本上自理。每天和小朋友聊天,还特别喜欢去超市购物、听音乐、看电影。今年春节的时候,小武还自己画了一张贺卡送给黄会青,令她感动和欣慰。
儿童福利院的孩子都喜欢叫黄会青“妈妈”。黄会青回忆,她20岁刚步入工作岗位时,一进孩子们的生活区,就有小孩扑上来叫她“妈妈”,她当时还会脸红。慢慢地,她就习惯了这个称呼,体会到这是孩子们情感上的依赖和信任。
在黄会青的眼中,儿童福利院的孩子就像“折翼的天使”。她也希望能通过自己和同事们的努力帮孩子们插上“隐形的翅膀”,让他们的人生多一份光亮、多一种可能。
来源:顶端新闻
相关阅读:
- 2025-05-20 22:13:00 “折翼的天使”妈妈:为孩子插上“隐形的翅膀”| 直击见面会
- 2025-05-10 10:45:00 我读名著|温暖的火光
- 2025-05-09 11:28:00 以健康之名 育未来之星——探访信阳市“健康校园”的生动实践
- 2025-05-06 21:58:00 乐陵市铁营镇:“党建+农文旅融合”模式,赋能乡村振兴出新出彩
- 2025-05-06 15:19:00 官方通报:范某已确认离世
- 2025-05-05 17:00:00 北京二中学生处副主任冯琰:“感谢组委会给孩子们提供了展示他们的艺术风采的高水平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