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奏响城乡融合“共富曲”
近年来,我市把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作为打造全省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共同富裕先行区的重要举措,坚持高位谋划、高点规划、高标建设、高效推进,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已成功创建省级示范镇1个(金川区双湾镇),省市级示范村114个,命名“和美乡村”15个。预计到“十四五”末,所有发展类村庄将全面完成示范村建设,金昌全面建成省级乡村建设示范市。

规划先行推动村庄环境更“美”。健全完善乡村规划体系,推行“1315”工作法,通过“1+1+N”模式组建乡村规划师团队,实现134个发展类行政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全覆盖。2024年以来,整合投入资金7.18亿元,完成农宅拆旧建新2593院、节能改造7833户。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89.29%,村庄道路硬化、4G网络覆盖均实现100%,生活污水治理率和自来水入户率分别达到56.8%和98.15%,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得到质的提升。

强链壮链推动乡村产业更“兴”。深入实施产业赋能行动,已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国家级产业强镇3个,另有2个国家级产业强镇正加紧建设,永昌县完成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任务。“甘味”及“甘味金品”认证农产品达89个,4个特色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今年1—7月,菜草畜产业链产值实现72.6亿元,同比增长15.7%,预计全年将突破110亿元,乡村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

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更“好”。通过建立“1+3”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政策体系,全面推广“连心促振兴”1456工作法,基层治理格局持续优化。目前,全市63个村实现“三无”、115个村达到“三不”目标,累计创建全国和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37个,1个协商案例获评全省“十佳”案例,2个协商案例获评全省优秀案例,6个村获评“全省村规民约先进村”,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润德铸魂推动乡风民风更“和”。我市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打造标准化示范站所6个、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9个,敲锣打鼓送荣誉”品牌入选中央文明办经典案例库。组织开展“村BA”、“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190余场,“永昌节子舞”荣获2025年全国“和美乡村”村舞交流展示二等奖。成功创建省级文明村镇7个、市级18个。通过制定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倡导性标准,有效遏制厚葬薄养、奢侈浪费、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文明新风渐入人心。

改革创新推动农民群众更“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永昌县国家级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账务分设试点、金川区国家级集体收益分配权抵押担保试点等全面完成,金川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探索智慧节水农业应用试点试验有序推进。我市制定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实施方案,推动助农增收项目入户,发展牛羊扩群增养和庭院经济等。积极开展就业服务,输转农村劳动力5.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2亿元;落实惠农补助资金1.78亿元。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033元,增长6.4%。
多方联动推动集体经济更“强”。通过推行村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探索多村联合组建乡村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有效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村个体发展能力不强、资源资金分散等难题。积极盘活闲置资源,建成“共享农庄”14个。全面推行“链主企业带镇、龙头企业带村”模式,通过资产租赁、入股分红、自主经营、发展红色旅游和“吨包袋”共富车间等多种途径,推动村集体经济良性发展。2024年,全市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5.4万元。
金昌正以扎实的举措、创新的实践,全力谱写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和美乡村新篇章。
供稿:金昌市农业农村局
来源:镍都金昌客户端
编辑:常远
责编:闫瑾 刘欢欢
审核:马丰友
相关阅读:
- 2025-08-22 22:35:00 金昌: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奏响城乡融合“共富曲”
- 2025-08-22 11:31:00 石化产业ETF领涨丨ETF基金日报
- 2025-08-20 08:06:00 半年报盘点|801家公司已披露 56家公司净利润超10亿元
- 2025-08-19 16:31:00 【地方食闻】河北邱县:乡村振兴“三箭齐发” 环境美了 腰包鼓了 游客来了
- 2025-08-11 12:03:00 财付通支付科技增资至223亿元
- 2025-07-28 14:22:00 撂荒地变“聚宝盆” 重庆高校师生智慧共绘乡村生态文化振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