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e法耀陇原丨“河西锁钥”唱新歌 “四级七天”解千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2 14:52:00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 王卫科 宋芳科

#e法耀陇原##e法善治网聚同心#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置表是县,驼铃商队由此踏入河西;十六国时,前凉国王张骏在骆驼城设建康郡,自此“丝路要津”名震天下。

  千年之后,祁连雪水依旧,黑河涛声如旧,而古郡脚下的骆驼城镇,正以一套“四级七天”调解法,续写着“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的新传奇。

  8月22日,由中央网信办、司法部指导,甘肃省委网信办等13家单位主办,中国甘肃网承办的“e法耀陇原”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甘肃站采访活动来到张掖市高台县,来自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商业媒体平台及甘肃省内新闻网站的30余名媒体记者走进骆驼城镇综治中心,探访“四级七天调解法”奥妙。

  从“郡县治”到“末梢治”

  骆驼城镇是国家“三西”移民重点基地,40%人口来自5省8区26县市,12个民族混居,风俗迥异,一度“水事纠纷、农事矛盾”高发。

  如何让千年商埠再焕和谐生机?镇党委给出答案——“四级七天”工作法。

  网格员初调:手持终端“一键上报”,1天内就地化解;村调委会劝调:乡贤、“三官一师”齐上阵,2天内情理交融;镇综治中心联调:“中心吹哨、部门报到”,2天内集中“会诊”;镇党委政府统调:专班下沉、县直联动,2天内“案结事了”。

  “早、熟、联、统”是骆驼城镇党委对“四级七天”工作法的精炼概括。

  “早”,指的是网格员“早”发现、“早”介入。全镇87名网格员手持终端,每天穿梭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矛盾纠纷“即拍即传”。

  “熟”,指的是村调委会“熟”人头、“熟”地情。村“两委”、“三官一师”齐上阵,“乡里乡亲”拉家常、讲情理。

  “联”,指的是镇综治中心“联”部门、“联”资源。“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多方力量集中“会诊”。

  “统”,指的是镇党委政府“统”调度、“统”攻坚。 对重大疑难纠纷组建专班,县直部门下沉,一案一策、限时销号。

  “每一级都有时间表,7天内必须给群众一个交代。7天时限不是口号,是军令。”镇党委书记王吉栋介绍,“四定三包”责任状、“日排查、周报告、月分析”闭环表、月考评+年考核奖惩单,让每一级都有“硬杠杠”。

  2024年以来,全镇99%的矛盾纠纷在7日内成功化解,群众满意率保持在98%以上。四级联动,跑出了纠纷调解的“加速度”。

  从“七日重生”到“柔性回归”

  “真没想到,咱这点南瓜种子的事儿,镇里、县里领导一趟趟往村里跑,7天就给解决了!”2024年金秋时节,高台县骆驼城镇新建村刘占某捧着刚到手的售种款,笑得合不拢嘴。

  原来,9月15日那天,刘占某等9户农民望着被判“不合格”的2吨南瓜种子,红了眼圈。有人提议“去酒泉讨说法”,网格员杜某某一把拦住:“别急,咱试试‘四级七天’!”

  当天,杜某某把纠纷上传“陇情e通”App;16日,村调委会主任赵某某把农户和公司请进“和为贵”调解室;18日,镇综治中心吹响“集结哨”,司法所、派出所、南华法庭“三所联调”;20日,县委政法委、县农业农村局、县法院组成专班驻村“把脉”。

  9月21日傍晚,一份“按质论价、一次性付款”的协议尘埃落定:合格率达97%的按每公斤60元、98%的按每公斤80元收购。农户现场拿到12万元支票,公司负责人邢某某也松了口气:“保住了信誉,明年订单翻番!”

  当时,看着12万元支票,刘占某难掩激动。而他的身后,镇村干部正忙着把最后一车南瓜种子装车,村道两旁的玉米泛着金黄,一幅和谐的丰收画卷徐徐展开。

  2023年12月的一个寒夜,婴儿的啼哭声惊动了新坝村网格员侯某。原来,王某因婆媳矛盾、经济压力,把6个月大的孩子留在家中,只身离去,“四级七天”再次启动。

  网格员连夜找奶粉、稳情绪;村妇联主席与“金牌调解员”轮番“背对背”谈心;镇综治中心联合司法所、派出所,以孩子为切入口“忆从前、叙亲情”;镇党委请来县法院家事庭法官“以案释法”。

  第七天,王某与丈夫张某在调解书上按下红指印:“为了孩子,咱好好过。”

  “要不是镇村干部一次次上门劝和,我们这个家可能就散了。”回忆起那段经历,王某眼眶仍有些湿润。如今,张某在肃南工地安心做电工,王某在镇区合作社灵活就业,小院里又响起爽朗笑声。

  从机制护航到“样板间”打造

  “调解不是一锤子买卖,必须靠制度管长远。”王吉栋告诉记者,自八十年代“三西”移民以来,经过数十年的积累与总结,骆驼城镇形成了这一调解法。

  为了保障调解工作落到实处,镇党委同步健全了“四定三包”责任制、“三四五”工作机制和督考奖惩办法,推动矛盾纠纷“日排查、周报告、月分析”,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近年来,全镇矛盾纠纷总量逐年下降,成诉率持续走低,协议履行率达100%,连续四年无“民转刑”案件、无到市赴省进京上访。

  特别是2024年,全镇矛盾纠纷总量同比下降23.7%,成诉率仅0.8‰。“四级七天”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骆驼城镇获评“全省乡村治理示范镇”。骆驼城镇,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基层治理“样板间”,并被全市推广学习。

  回望骆驼城遗址,残垣断壁在灯光里熠熠生辉;不远处的黑河湿地,芦苇摇曳、水鸟翔集。古今交汇间,一套“四级七天”调解法正如春风化雨,浸润着十多万高台群众的日子。

  “历史给了我们‘河西锁钥’的厚重,我们要给历史一份和谐答卷。”王吉栋目光笃定。

  夕阳西下,骆驼城镇炊烟袅袅。无论是南瓜地的丰收,还是农家小院的欢笑,都在诉说着同一个道理: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把治理的“难点”干成“亮点”,就能在广袤的田野上绘出乡村振兴的最美底色。

  驼铃声声,千年丝路正铺展开新的治理长卷。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笨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