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两位来自深圳!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名单揭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13:00:00    

5月20日,深视新闻记者从英国皇家学会官方网站获悉,今年有95位对科学研究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新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FRS),其中包括24名外籍院士。


我国4位学者当选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均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们是: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主任 韩斌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 黄三文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王贻芳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杨学明


(按字母顺序)


这两位来自深圳


记者注意到,其中有两位学者来自深圳,分别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黄三文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总指挥杨学明。


英国皇家学会官方网站 / 图源


英国皇家学会对黄三文当选的评语是“他在植物基因组学与基因组指导的作物育种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其团队通过基因组设计,培育了第一代高度纯合的马铃薯自交系和杂交马铃薯,把马铃薯由无性繁殖的四倍体作物改造成为种子繁殖的二倍体作物。这一成果使得马铃薯育种从缓慢、不可积累的模式转变为可快速迭代的模式,为无性繁殖作物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新范式。”


此前,黄三文因其在植物基因组学与作物遗传育种方面作出的贡献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3),并先后荣获周光召基金会基础科学奖(2016),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8),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8),全国创新争先奖(2020)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农业、营养与食品科学奖(2024)等。此次当选英国皇家学会院士,标志着黄三文研究员的科学成就获得国际顶级学术组织认可。



杨学明院士是国际知名的物理化学家,专注于利用先进激光光谱技术深入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他致力于发展高分辨激光探测技术和先进分子束技术,用于捕捉和解析化学反应中的微观动力学行为及分子间的能量转移过程。他的研究不仅推动了对化学反应机理的深入理解,还对大气化学、星际化学及自由电子激光光源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深圳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效果图


由杨学明院士主持建设的深圳自由电子激光装置(Shenzhen Superconducting Soft X-ray Free Electron Laser, S³FEL)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后将成为全球首个重复频率达百万赫兹的超导中能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作为项目的总指挥,杨学明院士以其在自由电子激光领域的深厚造诣和丰富经验引领着这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科学工程。


英国皇家学会现有1800余位院士


今年英国皇家学会新当选院士,包括人工智能、电子显微镜、全球卫生和神经科学等多个领域的开拓者,有致力于预防年轻女性感染艾滋病的公共卫生专家、开发了变革性人工智能模型AlphaFold的诺贝尔奖得主、通过研究揭示免疫系统如何区分“有益”和“有害”微生物新见解的免疫学家等。


英国皇家学会会长阿德里安·史密斯表示:“欢迎最新一批杰出研究人员加入英国皇家学会院士行列。他们的成就展现了科学探索的至高境界——从基础性发现到跨越健康、技术与政策领域的现实影响力研究,从应对全球卫生挑战到重新定义人工智能的潜能,这些工作印证了以好奇心为驱动的科研创新所蕴含的力量。”


据了解,英国皇家学会成立于1660年,是英国最高学术机构,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而又从未中断过的科学学会。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的评选旨在表彰当选者作为各自领域的领导者,对科学研究作出的宝贵贡献。英国皇家学会现有1800余位院士,包含80余位诺贝尔奖得主。牛顿、法拉第、达尔文、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狄拉克以及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沃森和克里克等著名科学家都是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记者 / 庞诗凡

深视新闻综合自英国皇家学会官方网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官网、深圳先进光源研究院公号

排版 / 庞诗凡

审校 / 毛芸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笨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