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行业标准 平息车企“骂战”
证券时报记者 韩忠楠
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竞争的白热化,逐渐催生了一种新形式的“较量”,即车企高管纷纷入驻社交平台,通过互联网隔空论战。时而围绕技术路线,时而聚焦产品定义,但有时候,这种论战也会演化为“口水战”,高管们时不时隔空“互怼”,在舆论场上挑刺。
针对这种行业现象,监管部门频频出手,持续完善行业标准,平息纷争。例如,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曾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旨在规范智能电动汽车产品设计。这既体现了监管部门对汽车产品安全的重视,也释放了另一种信号,即以规范行业标准引导车企从低水平的“口水战”回归理性,专注于技术提升。
除了规范汽车门把手,近年来,监管部门也围绕汽车数据安全、自动驾驶分级、动力电池回收等多个细分领域出台了相关标准。
这种监管思路,既是对快速变化的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迅捷反应、主动作为,也有效填平了产业细分领域的标准“洼地”,减少了企业打擦边球的空间。
随着智能电动汽车产业标准的不断完善和细化,一些企业钻空子、互相拆台的论战自然也会减少。
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正面临从“大”到“强”的关键跃升。监管部门以政策、法规引导车企良性竞争的同时,车企自身也需要主动担当,以高标准严格约束自我。当我们的车企不再紧盯对手的短板,而是争做技术标杆,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合作共赢的姿态共同推进产业升级,汽车产业的发展才会越来越有序健康。
相关阅读:
- 2025-09-09 16:02:00 温暖的蜕变
- 2025-09-08 17:23:00 河声丨“趴睡”变“躺睡”:一张课桌的温柔托举
- 2025-08-30 12:17:00 视源股份段宇:人工智能正从“感知”走向“具身行动”
- 2025-08-26 10:24:00 激活灵感 高效工作 三星Galaxy Tab S10 Lite平板新品问世
- 2025-08-23 21:44:00 泰安鼓励肥城、新泰探索建设风光储互补微电网,全力推动智能微电网推广应用
- 2025-08-23 08:06:00 大学生开发者同台竞技!vivo将在东莞举办AIGC创新赛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