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吃,含剧毒!多地疾控提醒
“癞蛤蟆”可不能吃!
据广州日报消息
近日
珠海一男子因在家中食用蟾蜍中毒
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仍遗憾离世
蟾蜍体内含剧毒物质
中毒严重者有死亡风险
据了解
蟾蜍皮肤及腺体中含有多类有毒物质
包括蟾蜍毒素、肾上腺素类似物等
这些成分可直接影响
心脏、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

人因误食、过量使用蟾蜍或其分泌物(如蟾酥)而引发毒性反应,中毒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心悸、心律不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呼吸衰竭或心脏骤停。
直接接触蟾蜍也可能导致皮肤出现红肿、红疹、瘙痒等症状,还有可能引起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如果毒液进入眼睛,还会引起视力下降、眼部红肿、瘙痒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高温、泡酒、只吃腿肉
都无法去毒
蟾蜍毒素性质稳定,普通厨房加工手段无法破坏其毒性,用120℃的水将蟾蜍煮沸加热,4小时后仍能检出毒性成分。
至于将之泡酒可消除毒性并无科学根据,酒精反而会加速毒素溶解,近年已有多起饮用蟾蜍酒致死案例。
仅食用腿部肌肉也无法避免危险,因为毒素可通过蟾蜍的淋巴循环渗透至全身组织。
市民若有误食情况,应立即用筷子压迫舌根催吐,减少胃肠道的吸收。若皮肤或眼睛染毒,则需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尽快就医。
珠海疾控提醒
· 切勿听信民间偏方,擅自食用蟾蜍及其制品。
· 蟾蜍毒素毒性强,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
· 如不慎误食蟾蜍,应立即催吐并尽快就医。
食品安全无小事,让我们共同提高警惕,守护健康!
转发提醒!
综合| 广州日报 珠海疾控 第一现场&壹深圳
来源: 长江日报
相关阅读:
- 2025-04-23 08:00:00 南阳市部署疾病预防控制与行政审批工作 推进医防融合 筑牢健康防线
- 2025-04-23 00:00:00 岁宝百货160万出售珠海金湾项目 收益2810万元
- 2025-04-22 20:20:00 董明珠,再干三年
- 2025-04-21 13:02:00 珠海格力申请隔音棉自动化安装专利,提升安装效率
- 2025-04-16 21:35:00 珠港学子携手探秘中大实验室 跨学段科学教育结硕果
- 2025-04-16 07:31:00 快递小哥携带AED上岗,让“救”在身边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