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河北邯郸加快建设宜居美丽城市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1 11:42:00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王胜强

夏日,滏阳河水澄澈见底,树木绿意盎然,鸟儿婉转啼鸣,岸边游人如织,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别看我这摊点不起眼,一年收入个五六万没问题!”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张庄村的农民赵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滏阳河畔的南湖沙滩公园里,她经营的儿童乐园生意很好。赵娟至今仍有些感慨,过去那条黑臭难闻的滏阳河,如今竟成了她的 “掘金宝地”。得益于水域综合治理,滏阳河河水变清了,周边环境也愈发宜人,沙滩公园应运而生。

“2024年,完成历史遗留矿山修复3208亩,超省定目标1051亩,实施六大造林工程,营造林木56.43万亩,超出目标7.53万亩,林木、森林覆盖率增幅分居全省第一、二位……” 8月6日,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公开发布的一组组新数据,展示了邯郸在绿色低碳发展典范城市建设上迈出的坚实步伐。

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方面,传统产业绿色升级,邯钢能嘉高炉富氢喷吹冶炼改造,新增众多省级绿色工厂、园区及供应链管理企业;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大量燃煤锅炉关停拆除,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占比达36.5%;交通领域新能源重型货车保有量和使用量大幅增长。污染防治取得成效,今年以来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达到历史同期最好水平;水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优良,东武仕水库等入选美丽河湖案例;土壤污染防治扎实推进,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到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还成功争取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

自然生态愈发秀丽,2024年完成大量矿山修复治理和造林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丰硕,复兴区入选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生态文明建设支撑更加牢固,在全省率先开展多项绿色低碳评价机制,绿色金融赋能强劲,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稳步推进,科技研发应用助力环保,还争创众多国家和省级试点示范。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深入开展三大结构绿色转型、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域Ⅲ类水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改革创新、生态环境数智赋能等攻坚行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典范城市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邯郸市生态环境局综合科负责人付高阳说。

邯郸市复兴区美如画。聂长青摄

邯郸市园博园。张双来摄

邯郸市紫山湖新貌。董彦斌摄

编辑 帆帆

来源 经济日报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笨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