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卖风景”到“卖生活”,赤水民宿经济点燃避暑游新活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0 11:47:00    

八月的赤水,竹海翻涌,山风送爽。在两河口镇黎明村的“聽·山语”民宿露台上,重庆游客莫女士轻抿一口咖啡,与闺蜜远眺丹霞崖壁,赞叹道:“坐在这儿看风景正好。”邻桌游客随手拍下竹编灯饰与赤壁相映成趣的画面,分享至朋友圈:“赤水避暑慢生活,绝了!”

这杯咖啡的闲适,折射出赤水避暑游的华丽转身——从单一的“风景消费”迈向深度的“生活体验”。如今,像“聽·山语”这样兼具乡野意境与都市格调的民宿,以及主打亲子互动的“盤旺昇龙意舍”,正将短暂停留升华为沉浸式旅居,成为游客“心灵栖居地”。

“把兴趣做成产业,也是一种幸福!”“聽·山语”主人赵奎感慨道。他改造的老屋保留丹霞石墙、树桩床头柜等原生态元素,搭配精心设计的打卡场景,让游客既能栖身,更能“放空”。在赤水市“五个集中”文旅活动推动下,这类民宿以三四百元的亲民价格,让“推窗见山水”成为触手可及的日常。

赵奎的24张床位订单已排至9月中旬,“政府协助解决停车场等问题,民宿才有底气提升品质。”他坦言。游客从泸州、重庆等地循社交平台好评而来,不少“回头客”甚至六次入住,只为那份“安逸舒适,鸟语花香”的独特体验。

重庆的莫女士首次体验“枕着瀑布声入眠”,而四川泸州的徐女士则在这里找到乡愁与现代感的交融:“品农家菜、赏自然景,身心都放松了。”

不远处,“盤旺昇龙意舍”门前的浅滩化身为天然亲子乐园,孩童踩水嬉戏的笑声随波荡漾。“真是靠天吃饭!暑期天天满房!”负责人王旭笑道。北京、深圳等地客人住下便不舍离开,背后是政府为打造“醉丹霞·宿赤水”IP的合力托举。“培训、推广、配套全跟上,生意才旺起来。”王旭说。

烈日下,盘龙村玛瑙滩戏水人群欢腾。村支书曹本连正沿河巡查,挨户提醒民宿注意安全:“停车往左拐,玩水看好孩子!”——这张由24小时值班、河滩巡查、救生设备布点织就的安全网,是赤水守护“旅居品质”的缩影。就连一杯免费竹根水的细节,也传递着这座城市的待客诚意。

当民宿超越“旅途驿站”,成为“生活场景”,赤水避暑游的价值已悄然重塑。从观光到体验,从借宿到安顿,每一处焕新空间都承载着赤水对品质旅居的追求。政府以规划为针、服务为线、安全为网,织就一幅让游客流连的避暑新画卷——这既是市场的回应,更是赤水用生活美学书写的“夏日限定”篇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树涛

通讯员 张浪

编辑 潘树涛

二审 李洋

三审 唐正平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笨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