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龙城区84个开复工项目建设正酣

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本版图片由朝阳市龙城区委宣传部提供

朝阳利澳卫生用品智慧生产项目施工现场。

朝阳钢铁数字化炼钢车间。
核心提示
盛夏的朝阳大地,机械轰鸣与奋进号角交织成发展的交响乐。在朝阳市龙城区,从塔吊林立的建设工地到马力全开的智能车间,从争分夺秒的审批大厅到精准对接的招商现场,一幅以项目为主线的壮阔画卷正徐徐展开。
今年以来,龙城区锚定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战决胜,坚持项目为王,掀起攻坚热潮,84个开复工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项目落地跑出“加速度”
“从签约到开工仅用59天,这样的效率让我们对投资龙城充满信心。”利澳卫生用品智慧产业园项目负责人望着已具雏形的厂房感慨道。这个项目在市区两级专班护航下,创下了土地摘牌、规划审批、施工许可全流程“极速通关”的纪录。
在龙城,这样的“速度与激情”并非个例。美富淦冷轧生产基地项目设备招标与基础施工同步推进,浪马轮胎数字化改造项目提前3个月通电调试,安信建筑新材料项目“3月开工5月即投产”……一组数据印证着“龙城效率”:上半年新开工项目34个,其中9个为亿元以上项目;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0%,43个产业类项目撑起转型升级“脊梁”。
夜幕降临,利澳项目工地上仍是灯火通明。混凝土泵车长臂挥舞,工人们正在浇筑厂房地基。“年底前必须投产!”施工队队长老李的嗓门盖过了机器轰鸣。这样的场景,在龙城随处可见——钢铁产业园3条道路同步施工;海恒金属数字化切割工装项目正在抓紧采购设备,10月份投产……
速度的背后是机制的革新。龙城区创新构建“1+1+1+1+N”项目服务体系,政务管家与项目管家“双轨并行”,纪委监察全程督导,企业只需“一张清单”就能办妥所有审批。在政务服务大厅,窗口数量从112个精简至36个,企业设立0.5个工作日办结,施工许可审批较规定时限压缩15天。“过去跑手续像‘闯关’,现在像‘点餐’!”一位企业经办人这样比喻。
产业链上长出“新风景”
走进黑猫复合母胶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吊装巨型反应釜。“7月投产后,我们将填补东北地区特种橡胶材料空白。”项目负责人指着进度表介绍。在另一处现场,全兴体育棒球项目的厂房钢结构已封顶,未来这里生产的棒球将销往欧美市场。
龙城区的项目攻坚,始终围绕“链”字做文章。以朝阳钢铁为龙头的钢铁制品产业园集聚了美富淦等12家上下游企业,一条从铁矿石到高端板材的产业链蔚然成形;依托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出圈”效应,文旅融合发展势头日益强劲;聚安丰达智慧物流园尚未竣工,就已与30余家电商企业达成入驻意向。
“招商引资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龙城区委主要领导坦言。聚焦“1+6+N”现代产业体系,该区绘制产业链图谱精准招商:西安隆基光伏组件及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广安润康大容量注射液生产等60个签约项目,纷纷指向新能源、生物医药等现代产业体系的相关领域。
服务增值催生“化学反应”
“多亏民营企业之家组织的专项培训指导,我们才顺利拿到了1500万元数字转型专项资金。”朝阳微电子负责人提到的这个平台,是龙城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之举。在这里,企业家既能参加税法培训,也能直接向区长预约会谈,102条惠企政策可“一码通查”。
服务如何从“有”到“优”?龙城区的答案是,让数据多跑路、干部多跑腿。数据要素产业园里,全省首个数据产权登记平台已上线,企业可完成数据确权、评估、交易“一条龙”服务;在“龙城营商”微信公众号,“企业难事我来办”专栏实现诉求秒回应,通过企业疑难问题会商交办机制,累计解决管线迁移、用工招聘等问题237项。151家企业通过“千亿送贷”获贷5916万元。
“打赢决胜之战,关键靠项目。”龙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领相关部门深入企业和项目现场办公,现场发现问题,当场交办问题,立即研究解决办法,已经成为推动项目高质量发展建设的常态。一组“攻坚日历”显示:二季度需解决问题87项,目前已全部完成。
这种暖人心的服务,正转化为发展信心。2025年上半年,龙城区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23%,更令人欣喜的是,以商招商成效显著——利澳项目落地后,先后引荐4家福建企业来龙城考察。“政府的诚信,就是最好的招商名片。”企业家们如是评价。
创新沃土育未来
在高新区科技创新展示中心,一组模型引人注目,朝阳钢铁的智能工厂系统实时显示能效数据,浪马轮胎的“数字孪生”生产线模拟故障预警……这些场景,折射出龙城项目的“含新量”。
创新生态的培育,需要“阳光雨露”。高新区打造“实验室—孵化器—产业园”全链条体系,54个“揭榜挂帅”项目破解技术瓶颈,186项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与大连理工等30所高校共建“人才飞地”,柔性引进150名高层次人才;微电子公司的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里,博士团队已申请专利17项。
“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小苗成大树’。”高新区负责人介绍,当前园区正朝着晋升国家级高新区目标冲刺,朝阳钢铁的智能工厂、浪马轮胎的绿色改造等案例,已入选省级智能制造标杆。在鑫丰精密铸件车间,机器人手臂将通红的铸件送入数控机床,经过精密加工后误差不超过0.01毫米。“我们生产的汽车涡轮壳体,价格是普通铸件的5倍。”企业负责人骄傲地说。
潮涌千帆竞,奋楫正当时。从塔吊的剪影里,从数据的跃动中,从企业家的笑脸上,人们真切感受到这片热土的蓬勃脉动。当一个个项目从图纸变为现实,龙城区正以决胜之姿,在全面振兴的征程上书写新篇章。
(张涛 辽宁日报记者 张辉)
相关阅读:
- 2025-07-16 07:14:00 朝阳龙城区84个开复工项目建设正酣
- 2025-07-14 11:12:00 镇原县:营商环境“强磁场” 激活发展新动能
- 2025-07-12 16:43:00 中欧EMBA新知讲堂深圳站圆满落幕
- 2025-07-11 07:03:00 路凯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谢意:无人矿卡迎发展拐点 与生态伙伴抱团出海
- 2025-07-10 07:23:00 我国数字化采购占比逐年提升 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 2025-07-08 08:39:00 书香满暑假!潍坊城区书店成学生阅读“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