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谈AI:它会取代医生吗?
中新网长春3月2日电 (记者 郭佳)蛇年春节,中国人工智能(AI)大模型DeepSeek火爆全球,AI相关话题热度居高不下。2025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医药领域代表委员受访时表示,AI不会取代医生,但它能助益数据处理、临床决策等,为诊疗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吕国悦一直非常关注“AI+医疗”的发展,前不久该院完成了DeepSeek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开启了AI在医疗数据处理、临床决策支持等领域的探索。
吕国悦认为,在“智慧医院”建设上,AI将助力医院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迈进;在个性化精准医疗领域,通过AI解析患者基因信息,可预测疾病风险,指导靶向治疗;在疾病预防和远程医疗领域,依托大数据分析,可实现疾病预测与早筛;在医学科研和新药研发领域,AI可自动解析医学文献,总结科研进展,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快速获取最新医学知识。
对于社会热议的“AI会不会取代医生”的话题,吕国悦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他指出,AI承担的是数据分析、快速筛查、预测分析和标准化工作,而医生的核心价值则体现在复杂病例决策、人文关怀和伦理把控等方面。

资料图:2024年12月7日,吉林长春,市民通过中医健康智慧筛查评估系统诊脉。记者张瑶摄
全国政协委员、长春中医药大学校长冷向阳也持类似观点。他表示,中医学诊疗方法是基于“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实现“一人一方”“千人千方”的个性化精准辨证施治,但目前AI大模型还无法实现。
虽然中医AI大模型尚不成熟,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停下探索的脚步。冷向阳透露,该校与多个人工智能团队紧密合作,计划在吉林省推动“名医AI大脑”强基层行动计划,并在全省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规模化应用部署,打造数智中医药的“吉林模式”。
时下的中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赋能千行百业,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经济的运行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功承瀛泰律师事务所全国合伙人会议主席迟日大认为,积极拥抱AI的同时,也要有风险防范和法律意识,尤其要注意AI使用时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
迟日大表示,今后应当在法治轨道上推动AI产业、AI技术健康发展,让它的发展更符合人类的伦理道德、规则体系。(完)
相关阅读:
- 2025-04-29 18:26:00 2025年青岛“政府开放月”即将启动 这些活动邀您来
- 2025-04-29 17:22:00 观展指南丨2025西安“AI+商业应用”主题展发布会暨AI中国发展联盟西安论坛明日开幕
- 2025-04-29 07:02:00 【发展之道】 积极看待国产替代
- 2025-04-28 22:12:00 迈瑞医疗去年营收增长5.14%至367.26亿元,国际业务提升21.28%
- 2025-04-28 12:34:00 人工智能何以赋能传统文化新表达
- 2025-04-28 11:33:00 中日友好医院医生被曝出轨,医院通报:予以开除党籍并解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