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贩毒头目“小丫头”被抓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江苏金坛警方近日公布了一起贩卖“上头电子烟”的新型毒品案件,不法分子在电子烟中添加了依托咪酯、异丙帕酯等毒品成分。警方介绍,这种所谓的“上头电子烟”贩卖团伙和吸食人员有趋于年轻化、低龄化的特点。
警方破获“上头电子烟”
新型毒品案
2024年8月,常州市公安局金坛分局指前派出所接群众举报,辖区一家宾馆里有人吸毒,随后民警在被举报的地点查获了4名涉嫌吸食新型毒品“上头电子烟”的人员。
常州市公安局金坛分局指前派出所教导员于惠俊介绍,在对抓获的4名吸毒嫌疑人进行尿样检测时,均检出新列管的麻精药品异丙帕酯成分。
经初步调查,涉案的“上头电子烟”来自一个外号叫“小丫头”的人。

为了彻底摸清“小丫头”贩卖“上头电子烟”的整个犯罪团伙情况,警方随即成立专案组立案侦查。
随着调查的深入,这条从外地贩卖到金坛的运毒路线和贩毒团伙彻底浮出水面,警方随后开展集中行动,抓捕了12名贩毒犯罪嫌疑人及38名吸毒人员。
经调查,这个贩毒团伙成员有多个未成年人,主要头目王某婷,年仅17岁,而她第一次接触“上头电子烟”是在三年前的一次朋友聚会上。
给电子烟“加料”
追求“上头”毒害大
国家禁毒办最新发布的《2024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显示,麻精药品滥用情况严重,其中含有依托咪酯、异丙帕酯等成分的“上头电子烟”滥用情况尤为突出。
警方梳理近年来办理的案件时发现,社会上流行的“上头电子烟”迭代更新快,其主要成分有合成大麻素、依托咪酯、美托咪酯等新型毒品以及替来他明、氟托咪酯等一些替代物。

常州市公安局金坛分局禁毒支队民警说:“依托咪酯本身具有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吸食者所追求的是它能产生短暂欣快、放松或类似醉酒、眩晕的‘上头’感觉,这是传统香烟和正规电子烟无法满足的。”
警方介绍,“上头电子烟”外观和普通电子烟类似,这样可以降低使用者的警惕性,容易进入正规电子烟的流通渠道,年轻人群体往往不易识别。

加料的电子烟吸入肺部后,毒品产生的效果,仅需几秒就可以直达大脑,具有很强的成瘾性和毒害性,会严重侵害吸食者的身心健康。
此外,从心理上来说,长期吸食会产生心理依赖,为了追求快感,就不断加大剂量,最后难以自拔。一旦停吸,就会出现焦虑、失眠、暴躁等负面情绪。长期滥用,还会导致行为失控、精神分裂、抑郁等疾病。

稿件来源 | 央视新闻客户端 看齐综合
看齐编辑 | 陈曲
相关阅读:
- 2025-09-09 16:18:00 福莱新材:机器人产业爆发,电子皮肤产能加速释放
- 2025-09-06 17:27:00 普京:俄将对等实施对华免签政策
- 2025-08-31 13:34:00 两名外卖小哥街头包抄挡下偷车贼 警方全城寻人3个月找到他们:表扬,奖励现金!
- 2025-08-27 11:45:00 求职被骗钱财 民警急拦截
- 2025-08-23 22:34:00 伊朗称摧毁一与以色列有关的恐怖分子团伙
- 2025-08-19 12:02:00 鸠江区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