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恶劣!11岁孩子都不放过!宁波警方通报
近日,冒充“公检法”的诈骗手段出现新动向——将罪恶的黑手悄然伸向学生群体,利用未成年人社会经验匮乏、识骗能力较弱的特点,诈骗分子精心布局,设下了极具迷惑性的陷阱。


上周末,住在鄞州区首南街道11岁的小袁(化名)像往常一样在家中休息,刷着抖音短视频。突然,她收到了一条陌生用户的关注请求以及私信,对方要求她找个没人的地方,说有重要事情相告。出于好奇,小袁应允了。随后,陌生号码的语音电话打了进来,电话那头的人声称小袁的父母涉嫌参与一起诈骗案件,已经被警方列为嫌疑人。此人还表示,只要小袁配合他们的“调查”,就可以让她的父母免于牢狱之灾。
起初,小袁心存警惕,直接质问对方:“你是骗子吧!”然而,当对方要求接通视频,视频中的人身着警服,还熟练地亮出警官证,并且用严厉的语气威胁小袁,如果不按照指示操作,警方将立即上门逮捕她的父母。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阵仗,年仅11岁的小袁彻底慌了神。
在诈骗分子的一步步诱导下,小袁偷偷拿起父母的手机,按照对方的要求,将银行卡里的钱转至支付宝,并且把收到的验证码告知了对方。完成多达77笔转账操作后,小袁又依照对方的指令,将转账记录和验证码全部删除。直到父母发现银行账户异常,这才意识到孩子遭遇了诈骗,一家人急忙前往首南派出所报警。经确认,此次诈骗造成的损失金额超过20000元。目前,公安机关已受理此案,正在全力开展侦办工作。

嫌疑人账号
此类“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对于社会经验欠缺、判断力不足的未成年人而言,危害极大。为了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免受此类诈骗侵害,民警提醒家长,加强网络使用监管、妥善保管重要物品及密码、强化防骗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警觉意识,通过日常交流、案例分享等方式,增强孩子的防骗能力。务必明确告知孩子,公检法机关在执法办案过程中,绝对不会通过电话、网络要求群众转账汇款,一旦遇到此类情况,必定是诈骗无疑。”民警表示。
来源:宁波晚报
相关阅读:
- 2025-04-30 09:56:00 游乐场因让儿童单独进入受伤担全责
- 2025-04-28 10:44:00 特朗普支持率,创80年来美国历任总统新低
- 2025-04-27 16:27:00 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多管齐下让小胖墩享“瘦”生活
- 2025-04-26 20:00:00 “小胖墩”为何越来越多?12岁男孩极端减肥被送进ICU
- 2025-04-26 17:27:00 男孩偷溜40公里迷路异乡 警民携手助其归家
- 2025-04-26 17:20:00 推动事业产业融合发展 抢占新经济赛道 分类关爱服务 2025年临沂“一老一小”服务工作这样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