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河测水护安澜 探访中国最北水文站

这是3月21日拍摄的松辽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黑龙江上游水文水资源中心洛古河水文站全貌(无人机照片)。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1日,在洛古河水文站内,工作人员马振国在调试设备。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1日,水文站工作人员张建刚、马振国(右)在洛古河源字广场合影。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1日,在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工作人员马振国在采集水样。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1日,在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工作人员马振国在准备观测。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1日,工作人员马振国(前)与张建刚前往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1日,工作人员马振国(左)与张建刚在前往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1日,工作人员马振国(右)和张建刚在给设备加油。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1日,在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工作人员马振国(右)和张建刚在进行观测作业。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0日,工作人员马振国拿着设备进入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0日,在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工作人员马振国在观测水位。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0日,工作人员马振国拿着设备前往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0日,工作人员马振国前往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进行作业(无人机照片)。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这是3月20日拍摄的洛古河水文站。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新华网)
相关阅读:
- 2025-04-26 22:40:00 肖捷率全国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在我省调研 许勤拜会肖捷一行
- 2025-04-26 07:53:00 肖捷率全国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在黑龙江省调研 许勤拜会肖捷一行
- 2025-04-24 17:24:00 彩云书香启航 昆明机场阅读空间正式开馆
- 2025-04-22 15:21:00 洛阳白马寺存争议的狄仁杰墓挂牌,当地回应:确认就是狄仁杰墓
- 2025-04-22 15:13:00 阳泉市南山路街道朝阳街社区:风雨见真情!社区紧急排险暖人心
- 2025-04-17 14:22:00 高速版“完璧归赵”!工作人员与交警暖心接力归还失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