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河测水护安澜 探访中国最北水文站

这是3月21日拍摄的松辽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黑龙江上游水文水资源中心洛古河水文站全貌(无人机照片)。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1日,在洛古河水文站内,工作人员马振国在调试设备。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1日,水文站工作人员张建刚、马振国(右)在洛古河源字广场合影。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1日,在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工作人员马振国在采集水样。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1日,在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工作人员马振国在准备观测。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1日,工作人员马振国(前)与张建刚前往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1日,工作人员马振国(左)与张建刚在前往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1日,工作人员马振国(右)和张建刚在给设备加油。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1日,在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工作人员马振国(右)和张建刚在进行观测作业。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0日,工作人员马振国拿着设备进入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0日,在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工作人员马振国在观测水位。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0日,工作人员马振国拿着设备前往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0日,工作人员马振国前往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进行作业(无人机照片)。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这是3月20日拍摄的洛古河水文站。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新华网)
相关阅读:
- 2025-07-11 08:00:00 影像记录|北京少年港城扬帆
- 2025-07-06 09:55:00 青岛:漫步曲径秘境 探寻浪漫惊喜
- 2025-07-04 12:32:00 共筑金融安全防线,共享安心美好生活
- 2025-07-02 08:20:00 强对流预警:东北华北等地有雷暴大风或冰雹 黑龙江或现龙卷
- 2025-06-28 13:57:00 6月28日起铁路部门试点开展“轻装行”服务
- 2025-06-26 17:18:00 走进清涧,来一场黄河峡谷风情和红色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