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交加导致哮喘频发?专家解读:雷暴天气是加重花粉症的催化剂
昨天(9月9日)下午至夜间,一场雷阵雨突袭,北京发布了雷电黄色预警。据监测,这场雷阵雨中北京的雷电活动有733次。
昨夜今晨,有部分网友反映,雷雨导致自己出现了咳嗽、胸闷等过敏症状,“这是不是雷暴哮喘?”北京今夏多雨,这场雷雨是否导致了过敏现象?雷电和过敏之间有何关联?针对上述问题,记者采访了气象专家尹炤寅。
这是不是雷暴哮喘?
“北京雷暴,我突然咳嗽、后背痒、不敢呼吸,有支气管炎的感觉,我有二十年鼻炎,但从来没这样过。”昨天22时左右,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雷雨导致了过敏症状。
“我也有同样的症状,该用什么药?”“我儿子已经在做雾化了。”“关窗,开净化器、加湿器。”在该帖的评论区里,有二十几位网友表示有类似“雷暴过敏”的症状,有人分享了缓解过敏的经验。
同日,山西太原也有不少网友发帖称,8日晚的雷雨天气过后,自己出现了鼻炎、哮喘,到医院就诊时发现急诊科排起了长队。
气象专家尹炤寅表示,他注意到昨天北京雷雨过后,有部分花粉过敏人群出现了哮喘症状。他介绍,这一现象被称为“雷暴哮喘”,最早的记录出现在英国伯明翰(1983年)。2018年以来,我国内蒙古至河套一带也有数次记录。
雷暴为何会导致哮喘?
蒿属花粉是我国北方夏秋季重要的致敏花粉之一。尹炤寅告诉记者,大多数情况下,蒿属花粉颗粒粒径大,被吸入人体后很难进入下呼吸道,所以过敏症状一般表现为打喷嚏、咳嗽。
“但雷暴发生前,上升气流可以将地表附近的花粉颗粒输送到几百甚至数千米的高空之中,高空中有充满小水滴的积雨云,花粉颗粒接触到小水滴后会膨胀,并在渗透压的作用下破裂,解体环境中的电压越高,这一过程就越快。”尹炤寅介绍,雷暴天气可以说是加重花粉症的催化剂。
据气象部门解释,降雨将被雷电“打碎”的花粉颗粒重新带回地面,导致地面的花粉浓度进一步增强。同时,较小的花粉颗粒更容易进入人体的呼吸道,过敏体质人群便会出现咳嗽、喘息气促、呼吸困难的症状。
强对流天气有多强烈?
尹炤寅介绍,我国最近几次雷暴哮喘事件基本都发生在内蒙古至河套一带,原因是这一区域是蒿属花粉的源地(沙蒿是防沙固沙植物),当地夏末秋初会发生和北京昨日类似的强对流天气。
近期花粉浓度高,再加上昨夜的雷电活动频繁,导致了这场雷暴哮喘。近年来,北京花粉浓度呈整体上升趋势,9月9日监测到的峰值花粉沉降量超过1000粒/1000mm²。根据花粉监测预报,9月9日的花粉浓度为“高至很高”(160-800粒/1000mm²),提醒信息显示:傍晚前后有雷阵雨,敏感人群外出需注意做好健康防护。
同时,当天下午到9月10日凌晨,北京出现了强对流天气。雷电监测显示,9日15时至10日3时,北京的雷电活动共733次,其中正地闪176次、负地闪419次、云闪138次。监测到最强的两道闪电出现在9日20时42分、23时13分。
尹炤寅告诉记者,这个时节出现这样强的强对流天气比较罕见,这也导致常发生在内蒙古至河套一带的雷暴哮喘模式在北京出现。
北京花粉浓度有多高?
根据北京发布的“花粉监测预报”, 昨日北京花粉浓度等级为4到5级,大部分站点处于“高至很高”级别,预计今日花粉浓度等级与昨日相同,敏感人群外出也需注意做好健康防护。11日至12日,北京花粉浓度等级为“很高”。
尹炤寅介绍,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京地区在9月上中旬出现强对流天气的概率有上升趋势。此外,全球变暖会进一步带来增湿、雨多草密的现象,花粉量也会继续增加。他认为,二者合并起来,北京地区在未来不短的时间内,出现雷暴哮喘的概率会越来越高。
如何预防雷暴哮喘?
据中国天气网介绍,要预防、减缓过敏症状,需要过敏患者关注天气预报,雷雨天气尽量关闭门窗,待在室内。一些地区的气象部门也会发布花粉浓度预报,可时常关注。
当花粉浓度高时,过敏患者需在雨后及时洗澡和更换衣物。雷雨后即使阳光普照,过敏患者也应待在室内一段时间,因为雨水蒸发会把大量被雷电击碎的花粉颗粒带回到近地面空气中。
雨后出门时,过敏患者仍需佩戴好口罩。当户外归来时,过敏患者可以用盐水或清水冲洗鼻腔及面部。家中也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
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编辑 白爽 校对 杨利
相关阅读:
- 2025-09-10 13:52:00 雷电交加导致哮喘频发?专家解读:雷暴天气是加重花粉症的催化剂
- 2025-09-08 03:35:00 秋台风生成!影响江苏,大暴雨来了!
- 2025-09-01 09:15:00 邢台文旅产业发展推介会在北京举办
- 2025-08-30 11:46:00 1-7月湖南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出炉
- 2025-08-29 14:31:00 从“要我跑”到“我要跑”——青少年暑期锻炼观察之二
- 2025-08-22 07:46:00 成都今日白天阴天,有阵雨或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