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天津港”铁水联运班列成功首发,天津港打通“陕北制造”出海新通道!
一列自陕西榆林出发,满载30个40英尺集装箱聚氯乙烯产品的班列,于8月27日顺利抵达中铁天津集装箱中心站,将从天津港直接转乘海运班轮南下。这是陕西榆林至天津港首趟铁水联运班列,它的成功开行,标志着“陕西榆林—天津港”物流通道的正式贯通,使我国北方内陆与沿海港口的联动协作迈入高效衔接的新阶段。

作为我国能源化工产业的核心腹地,陕北地区每年有海量煤化工产品亟待外运,物流通道的效率与成本直接关系区域产业的竞争力。天津港集团精心打造“一箱到底”的全程物流模式,为“陕北制造”开辟出海新通道。客户使用可全球循环的标准集装箱,将货物从陕北工厂通过铁路运抵天津港后,直接吊装海运发往终端目的地,集装箱在始发地封箱后,全程不拆封、不换箱。这种模式实现了货物从铁路到海运的无缝转换,是物流业态的优化升级,更打破了传统运输的分段壁垒,构建了多方协同的高效物流体系,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循环畅通。
“相比原有运输方式,‘一箱到底’铁水联运班列能降低运输成本约15%,提升运输时效10%,直接为企业释放了发展动能。”陕西金泰化学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不仅是运输方式的转变,更让陕北的产业优势与天津港的枢纽优势深度耦合,提升了区域资源的配置效率,为内陆地区依托港口走向全球搭建了“快捷跳板”。
作业过程中,在物流公司的统筹指导下,天津外代公司物流事业部与陕北区域总部牵头,联动榆林象道、象屿速传、榆林国际陆港等十余家单位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整合汽运短倒、铁路发运、海运订舱等全链条企业,量身定制优先规划线路、优先组织卸车、优先衔接装船的“三优先”作业方案,全程做好动态跟踪保障和服务,让新通道高效运转。这种多方协同的“合力模式”,也为跨区域物流通道的可持续运营提供了可复制的协作范本。
该班列的开行,进一步拓展了天津港服务内陆腹地区域的广度与深度。天津港集团将以此为起点,持续织密内陆物流网络,扩大业务辐射范围,在服务推动陕北地区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为构建“南北联动、陆海统筹”的现代物流体系注入港口力量,助力我国内陆开放与沿海开放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联动共振。
(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闫东洁 | 吴玉堃 王淳飞 孙彤文)
相关阅读:
- 2025-08-29 11:04:00 “陕西榆林—天津港”铁水联运班列成功首发,天津港打通“陕北制造”出海新通道!
- 2025-08-28 05:00:00 “中国引擎”驱动上合航船行稳致远
- 2025-08-26 15:29:00 【2025数博会看点前瞻】中国外运将再登数博舞台
- 2025-08-22 19:54:00 打通三峡水运新通道,我国自主研制首台套新型拦船装置通过验收
- 2025-08-12 17:15:00 《好孕福妻团宠记》开机!9月上线大象剧场
- 2025-08-09 18:22:00 何以中国|漫评:海河潮涌“连”古今,津门风华“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