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弄虚作假材料骗取社保待遇有什么后果?
案例:
某参保人通过提交修改了出生时间的虚假身份材料,在未达到退休年龄的情况下办理了退休手续,骗取社保基金。后被社保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办理业务时发现其造假情形,移送公安机关侦查,最终其被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十一个月,缓刑四年。
法律法规:
1.《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第九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解释》:“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社会保障待遇的,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
相关阅读:
- 2025-07-05 11:12:00 高二学生暑假开房容留3人吸毒,还偷电话卡协助诈骗!被判刑
- 2025-07-05 10:54:00 因个人债务纠纷,天禄科技控股股东持股被全部冻结,公司称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
- 2025-07-05 08:02:00 近一半家庭暑期花费超两万元?浙江家长暑假课表出炉,你家是哪种?
- 2025-07-05 07:04:00 伦敦基本金属收盘全线下跌
- 2025-07-05 06:11:00 我省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时间排定
- 2025-07-05 03:08:00 交出满意“食”卷!石岐全力保障中考考点供餐安全